如何计算你的盈亏平衡点?其在成本管理中的意义是什么?
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12:16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的那一点,即企业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的状态。确定盈亏平衡点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至少需要多少销售量来覆盖成本:

总成本(Average Total Cost, ATC):总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全部成本,包括平均固定成本AF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。

ATC=AFC+AVC

2.平均成本(Average Cost, AC):平均成本是单位产品的成本,等于总成本除以产量Q。

AC=ATC/Q=AFC+AVC/Q

3.边际成本(Marginal Cost, MC):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。

MC=ΔTC/ΔQ 

可以通过相邻两点的总成本差分来近似

MC = (TC(Q+1) - TC(Q))/1

由此可以得到以下曲线:

图片

产量的增加通常会导致总成本的增加,但单位成本(即平均成本)可能会先下降后上升,这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有关。

盈亏平衡点(BEP):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额(金额)或销售量(数量)来表示

以销售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为:

BEP =AFC/ (P-AVC) 

其中,P 为销售单价

单一产品的例子:

假设某单一产品生产企业的固定成本为每月100万元,每个产品的变动成本为50元,产品单价为100元。

单位贡献边际  = 100元(单价) - 50元(变动成本)= 50元

盈亏平衡点(数量) = 100万元(固定成本)/ 50元(单位贡献边际)= 20000件

也就是说 该企业每月至少需要销售20000个产品才能达到盈亏平衡。

大家可能发现了,上面的名称中为什么要带平均二字了,因为现实生产中,产品通常有多个品类。 

多产品的例子:

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:

产品A的单价:220元

产品B的单价:150元

产品A的变动成本:140元

产品B的变动成本:80元

固定成本:每月100万元

预计销售比例:产品A和产品B的销售量比为2:3

首先,我们需要计算每种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:

产品A的单位贡献边际 = 220元(单价) - 140元(变动成本)= 80元

产品B的单位贡献边际 = 150元(单价) - 80元(变动成本)= 70元

接下来,我们需要计算加权平均的单位贡献边际(WCM),因为销售比例不同:

加权平均单位贡献边际(WCM)= (80元 * 2/5) + (70元 * 3/5) = 32元 + 42元 = 74元

现在我们可以计算盈亏平衡点(BEP):

盈亏平衡点(数量) = 100万元 / 74元 = 13514件

由于销售比例是2:3,我们需要将这个总数量按照比例分配给产品A和产品B:

产品A的盈亏平衡点(数量) = 13514 * (2/5) =5405个

产品B的盈亏平衡点(数量) = 13514 * (3/5) = 8109个

也就是说,为了达到盈亏平衡,公司需要每月至少销售5405个产品A以及8109个产品B。

这样就确定了最低的保本产量。那接下来的问题是 多少产量是最佳产量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呢?这是一个综合考虑市场需求、成本结构、利润目标、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多因素约束条件下的规划总边际贡献计算问题了。 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